◎採用台製大廠A級單晶矽模版,品質佳效果好!
◎封裝技術特殊要求,耐候度是一般封裝的2倍以上!
◎每個模板嚴格要求電路的保護!品質佳壽命長!
太陽光如何產生電
1.太陽電池是以 P 型與 N 型半導體材料接合構成正極與負極。
2.當太陽光照射太陽電池時,陽光的能量會使半導體材料內的正、 負電荷
分離 ( 產生電子 - 電洞對 )。
3.正、負電荷會分別往正 (P 型 ) 、負 (N 型 ) 極方向移動並且聚集。
4.將太陽電池正、負極接上負載時,將有電流流出,
可以對負載作功 ( 燈泡會亮 )。
現今太陽能電池模板的種類
1.單晶矽模版 目前使用最多的模版,轉換效率較佳(約16~19%)
但無法曲折只能直線鋪設。
2.多晶矽模版 與單晶矽製成相同 價格相對於單晶矽模版便宜,
但轉換效率比較差,隨著單晶矽缺料和緩後較少人採用。
3.非晶矽模版 價格最便宜,轉換效率也最差!(約5%左右)
可繞曲的特性使大家越來越重視它的應用處。
太陽光電發電之重要歷史
1954 年 Bell Labs 發展出矽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約 6 %)
1958 年開始太空應用(GaAs)
1970 年開始太陽光發電系統地面應用(Si)( 能源危機 )
1976 年 Carlson 製作出第一個非晶薄膜太陽電池
1980 年消費性薄膜太陽電池應用(a-Si, CdS/CdTe)
1990 年與公用電力併聯之太陽光發電系統技術成熟
(Grid-Connected PV System, Si)( 電力電子技術 )
1992 年起歐美、日各國推動 PV 補助獎勵
2000 年建材一體型太陽電池應用 (BIPV)
太陽能的應用
太陽所傳到地球的總能量(到達上大氣層之總量)每天達1.55×10百萬度
(megawatt- hour)之多。其中大約35%被反射回太空去,18%被大氣層
所吸收,47%到達地面。單就到達地面的那一部份來講,就等於目前
全世界商業上年用量的1.3萬倍!地球與大氣圈不斷地自太陽獲得的輻射量
,數量實在大得難以想像。估計只要將抵達地表太陽能的1%轉換成可用的
能量,應可滿足全球能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