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新流感最強剋星 - 安舒次氯酸水系統..經SGS認證滅菌率99.999%!!
產品與服務
最新消息
會員登入

 

選擇語言

安舒次氯酸水 細菌病毒最強剋星..價格最低

人氣10515
Tony - 安舒次氯酸水 | 2010-05-20 15:53:57

 

 

安舒次氯酸水系統

 

 

安全、便宜、除臭、環保、秒殺細菌病毒!

 

◎日本認定十幾年的食品添加劑,安全性一級棒!

◎設備使用時無任何耗材需更換!

◎每10公升 價格? 新台幣 0.1元=免費!

◎SGS認證殺菌效果 99.999%!

◎鹽+水=次氯酸水,殺菌完後=水+鹽  環保無負擔!

◎專用超音波霧化器,對空氣與環境消毒!省時省力!

◎依照特殊需求,設計使用不同的噴灑設備!

 

除了戴口罩、噴酒精 還有更好的方法嗎?

 

 有~

 

本公司協助您設置生產次氯酸水的設備,

使用時不需更換耗材,不讓您多花冤枉錢

才能做真正做到超低成本的生產次氯酸水,

這是對消費者最有利的方式

因為

本公司衷心希望

除了被動防疫外 也希望大家提升到主動防疫

讓需要的人有新鮮、足夠的次氯酸水可以運用,

才能真正達到效果!

同時

針對不同的空間、地點

幫您設計完整的防疫對策

從被動圍堵 做到主動積極防範

費用不再高不可攀  人人都用的起!

 

 

如您對本產品有興趣,請與我們聯繫!

 

次氯酸水-細菌病毒最強剋星!

人氣65535
Tony - 安舒次氯酸水 | 2010-05-20 15:20:20
 

◎使用氧化的原理"殺菌"!不是"抑制"喔!


◎良好的除臭效果  煙味臭味消除OK!


◎具漂白效果 可當漂白劑使用!


◎食品等級的安全性!

 

 

 化學式 HOCl

中文名稱翻譯為"次氯酸水" 或 日本稱為"超次亞水"或"次亞塩素酸水"

次亞鹽素酸水為日本指定的食品添加劑之一(已有十幾年歷史了..)

日本國際大廠 森永乳業 對旗下產品的主要消毒殺菌劑

日本國際大廠 貝親 生產的奶瓶消毒液主要成分

次氯酸水早已是日本醫療單位、生產事業單位認定且廣泛採用之安全、強效的消毒殺菌劑,大家都知道嬰兒用品消毒大部分用高溫蒸汽,容易損壞並且迫使釋放出不好的物質,所以目前很多奶瓶都強調使用PES 材料製作比較不受高溫影響,如果可以使用200PPPM的次氯酸水來消毒 效果好又不破壞器具,當然;也可對嬰兒的用品、玩具、環境進行 消毒微弱酸性(ph6.5±0.5) 其酸鹼度與滅菌力的比較表如下

 

殺菌原理

次氯酸水消毒最主要的作用方式是水解形成 次氯酸,次氯酸再進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態氧〔O〕,新生態氧的極強氧化性使 菌體和病毒上的蛋白質等物 質變性,從而殺滅病源微生物。其次;次氯酸在殺菌、殺病毒過程中,不僅可作用於細胞壁、病毒外殼,而且因次氯酸分子小,不帶電荷,還可滲透入菌(病毒)體 內,與菌(病毒)體蛋白、核酸等有機高分子發生氧化反應,從而殺死病原微生物。 

 

次氯酸水作用完成後(作用>>就是消毒殺菌完成任務後) 還原成水(H2O)

無殘留的問題,對環境無負擔,非常環保

也可直接使用於傷口上不會有刺激性,不會疼痛

這麼好的滅菌劑,日本早已廣泛使用於醫護場所、生產 事業單位,除臭、滅菌、滅病毒 殺菌力達99.999%,作用時間(殺滅病毒時間)5~10秒,是目前已知最安全、最有效的滅菌 劑。

台灣在這次88風災有一研究團隊提供國軍八軍團電解製程及技術、儀器當場產製次氯酸水,即時且有效的壓制群聚感染。

 

 

 

 

 

次氯酸水使用對象與效果列表

 

 

這裡有很多關於次氯酸水(超次亞水)的報告,各位可以參考喔!
http://www.topangle.com.tw/b-4-a.html 
日本專業製造次氯酸水設備廠商
http://www.hsp-net.co.jp/ 

 

目前製作次氯酸水的方法有鹽酸化合法與新電解製程,
日本使用的次氯酸水幾乎是鹽酸化合法製程,
新電解法製程是最近開發出的方法,有效殺菌元素含量高得多,
但 不管是哪一種方法,
次氯酸水有個小缺點..
是不耐儲存,怕陽光照射(怕紫外線)

如果在太陽底下直接曝曬,約2個小時後會還原成水+
最好現做現用,新鮮的最好
儲存久了 有效元素會一直下降 到最後會還原成水。
但又不希望 與二氧化氯的製程一樣 因為不穩定要加入穩定劑等之類的添加物。
實在是有一個好.. 沒兩個好啊~~

 

 

 

新流感認識與預防

人氣4915
Tony - 安舒次氯酸水 | 2010-05-20 15:12:16

新流感(H1N1)

 

一、H1N1新型流感傳染途徑:
H1N1新型流感傳染途徑與季節性流感類似,主 要是透過飛沫傳染與接觸傳染,一般成人在症狀出現前1天到發病後7天均有傳染性,但對於病程較長之病患,亦不能排除其發病期間繼續散播病毒。另兒童病例的 可傳染期通常較成人病例為長。
二、感染H1N1新型流感之症狀:
人類感染H1N1新型流感症狀與季節性流感類似,包括發燒、咳 嗽、喉嚨痛、全身酸痛、頭痛、寒顫與疲勞,有些病例出現腹瀉、嘔吐症狀。

 

預防

一、個人平時之預防措施:
(一)遠離 感染來源:避免前往人潮聚集處及至醫院探訪病人。
(二)注意個人衛生:養成勤洗手的習慣。若無法洗手時,可以使用含酒精(60%以上)的乾洗手 液。
(三)注意個人保健:規律運動、均衡飲食。

二、 有發燒等類似H1N1新型流感症狀,應戴口罩並儘快就醫,並應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
(一)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時應戴口罩,當口罩沾到口鼻分 泌物時,應立即更換並丟進垃圾桶。
(二)打噴嚏時,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若無面紙或手帕時,可用衣袖代替。
(三)如有呼吸道症狀,與 他人交談時,儘可能保持1公尺以上距離。
(四)手部接觸到呼吸道分泌物時,要立即澈底清潔雙手。
(五)生病時應在家休息,除就醫外,儘量 避免外出。

以上資料來源:衛生署疾病管制局(CDC)

 

 

腸病毒認識與預防

人氣8372
Tony - 安舒次氯酸水 | 2010-05-20 14:50:46

腸病毒

腸病毒群屬小RNA 病毒(Picornavirus,大小約20-30 nm),以血清分類,可再區分為六十多種病毒,分別為A型克沙奇病毒(Group A coxsackieviruses, serotype 1-22, 24) B型克沙奇病毒(Group B coxsackieviruses, serotype 1-6)伊科病毒(Echoviruses, serotypes 1-9, 11-21, 24-27, 29-33)腸病毒(Enterovirus, serotype 68-71) 小兒麻痺病毒(Poliovirus, serotypes 1-3) 等。

這群RNA病毒雖名為腸病毒,但它很少引起腸胃道症狀,但全被命名為「腸」病毒的主要原因是~這些病毒具有在人體長期繁殖的特性,其他特性還包括,可耐酸、抗膽汁,室溫下可存活數天;4可保存好幾星期;加熱至攝氏60~85度維持一分鐘才會被消滅;甲醛或氯化氫可使之失去活性,故游泳池加氯化物可有效防止腸病毒的感染;其紫外線亦可殺死腸病毒。

人類為唯一宿主,感染腸病毒潛伏期平均約3-5,在出現症狀前2~3天到症狀出現後1~2週都可從呼吸道口腔分泌物排出病毒在數月後糞便仍有病毒存在還具有感染力,病人在發病前數天已具有傳染力,在發病後7天之內傳染力最強在人類的呼吸道持續生存約1-3週的時間則在腸胃道可以存活更長達3-8 週之久經由糞口或飛沫為主要傳染途徑,在溫暖天氣下非常活潑,亞熱帶地區的台灣一年四季,皆有腸病毒的發生,流行的高峰期為春夏季,每年之的四月到七月(根據衛生署資料統計顯示,台灣每年5月到6月、9月到10月,都是腸病毒的好發季節)

在大多數腸病毒感染者(成年人或年齡較大的幼童 ),並不會產生明顯的症狀,甚至沒有症狀,如有症狀,最常見是發燒或類似一般感冒的症狀因此常常被忽略而又藉機傳染給嬰幼兒。自民國八十七年台灣地區腸病毒流行時,為人父母所恐慌之腸病毒為『71型』,當年造成兒童致命高達78名,因此大家才慢慢認識這一大群之腸病毒。大多數的腸病毒感染只有少部份有併發症的,甚至有高達五至八成的患者是不會有特殊症狀,其手足口病與泡疹性咽峽炎則是腸病毒的最常見病徵。

 

臨床症狀

 

1.發燒:腸病毒感染是兒童發燒常見的病因。發燒是主要症狀,其他如不安、無力、食慾不佳、嘔吐、腹瀉、出疹、咳嗽等也可出現,通常在數日內康復。

2.無菌性腦膜炎:常由 B型克沙奇病毒及伊科病毒感染造成。潛伏期3-6天,會出現煩躁不安、疲倦無力、頭痛、怕光等。

3.病毒性腦炎:大部份由A型克沙奇病毒感染造成。

4.脊髓炎:大部份由小兒麻痺病毒與腸病毒71型感染。

5.心肌炎:1/3以上的心肌炎病患是由B型克沙奇病毒造成,致命率較高。初期類似上呼吸道感染,除發燒、倦怠、肌肉疼痛外,還有微喘、呼吸困難、甚至心悸等現象產生。

6.急性出血性結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大部份由腸病毒 70型、A24型克沙奇病毒感染造成。

7.新生兒感染:常見是伊科病毒及B型克沙奇病毒感染造成,各種年齡層皆可能感染,但以3歲以下的嬰幼兒為高危險群,併發症發生率亦較高。

8.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泡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腸病毒的症狀多以泡疹性咽狹炎及手口足症為主,其中腸病毒71型的疹子較小需仔細觀之,疹子大多不癢不會結痂。

    ◎手足口病:咽頭有水泡及口腔也會有潰瘍,其手掌、腳掌、臀部或膝蓋周圍出現稍微隆起的紅疹頂端會有些小水泡,病情大約7-10天,大部分會自行痊癒痊癒後,仍須持續觀察1-2星期。

    ◎泡疹性咽峽炎:軟顎上有白色潰瘍,會導致嬰幼兒食慾不振、發燒、流口水。大多會發高燒,特點是在口腔後部出現水泡,然後很快地破掉變成潰瘍。較大的患孩通常會主訴喉嚨疼痛,小小孩則拒食。

 

治療

 

腸病毒目前尚無特殊治療藥物,僅能症狀治療,但須小心併發症之發生

1. 中耳炎:高燒不退(三天以上)、耳朵極癢與疼痛(小朋友可能會有挖耳朵動作)

2. 肺炎:高燒不退又伴隨咳嗽加劇、食慾減退、呼吸急促

3. 鼻竇炎:黃綠色的濃綢鼻涕,又伴隨咳嗽、鼻塞、發燒等症狀。

4. 腦膜炎:頸部僵硬、嚴重頭疼、嘔吐、怕光、意識不清。

 

 預防

以下提供幾個減少腸病毒入侵的方法:。

 1.時時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正確洗手。

濕:在水龍頭下把手部徹底沖濕。

搓:肥皂在手心手背搓揉20秒。

兩手掌心互相磨擦。

兩手揉搓自手背至手指。

兩手揉搓手掌及手背。

作拉手姿勢以磨擦手指尖。

沖:用清水將手上泡沫沖淨。

捧:雙手捧水,沖洗水龍頭處,再關掉水龍頭。

擦:以乾淨擦手布或紙巾,將手部擦乾。

 2.注意居家環境衛生與保持室內通風良好。加強個人衛生,玩具常清洗,以防感染或藉由接觸而將病毒傳染給嬰幼兒,尤其三歲以下嬰幼兒,腸病毒病狀嚴重程度較高,併發腦炎、類小兒麻痺症候群或肺水腫等嚴重症狀比率特別高,若有症狀應立即就醫。

 3.腸病毒流行的期間(4~7),儘量不要去過度擁擠之公共場所(尤其密閉空間),應減少或避免與疑似病患接觸以防傳染,必要時戴口罩,避免受他人感染或感染他人。密閉空間內容易造成病菌循環感染。

 4.平日養成良好的均衡飲食的習慣及充足睡眠、運動,來增強個人的免疫能力。應多鼓勵母親多餵新生兒母乳哺育母乳(至少四個月),提升寶寶的免疫力,可保護新生兒及嬰兒減低腸病毒的感染,若嬰幼兒生病時應儘早就醫,適當休息補充睡眠及補充水分。

 5.小心處理病患之排泄物(如糞便、打噴嚏、咳嗽的口鼻分泌物等),應立即洗手,在家中應避免再與孕婦、新生兒或是幼兒接觸。故在餵食前、解便後、準備食物前應洗淨雙手。

 6.兒童玩具應經常清洗,可以70%的酒精擦拭;漂白水雖可殺死腸病毒,但因其對人體較有毒性;填充玩具可用紫外線曝曬的方式消毒之;處理腸病毒患者的餐具最好經過煮沸消毒,盡量使用公筷母匙。

 

以上資料來源:衛生署疾病管制局(CDC)

 

 

 

 

新流感+腸病毒 現在環境遠比從前複雜

人氣5424
Tony - 安舒次氯酸水 | 2010-05-20 14:22:08
腸病毒?!新流感?! 怎麼現在傳染疫病特別多??

 

●氣候變化劇烈,傳染性疾病更容易流行!

●溫室效應,讓夏天容易流行的疫病竟在冬天也會發生!

●人口稠密、交通發達,傳染管道多元,病毒散播無國界!

2009年三月H1N1爆發於墨西哥,因廣泛流傳於家禽豬而得名,因名稱易讓人誤會只會 在家禽流傳而改為新流感,H1N1是病毒的一種,病毒毒性與一般流感相差不遠但是傳撥能力非常強且不需發燒就已具備傳染力。其實新流感本身不可怕,可怕在 他的快速傳染力+與其他病毒結合的能力,這樣大家可能不太瞭解筆者在說甚麼...這樣比喻好了:新流感好比是一台戰鬥機,在沒有武裝的時候只能飛上青天看 風景,但是;如果掛上炸彈!...機關槍!...再來個戰斧巡弋飛彈...那就恐怖勒~~

H1N1就是一個很好的武器平台,容易與其他病毒整合(就是變種)這是它厲害的地方。夏天的高溫、大太陽(紫外線 殺菌的!)不利病毒發展,理應疫情會自然消失,但這不是絕對的!2010年五月初又發生小型群聚感染,顯見新流感已經成為我們社區流行性感冒之一。加上腸病毒在今年春天已經蠢蠢預動,衛生單位都發佈消息今年會有感染高峰, 目前看來唯有多洗手、加強注重個人衛生來預防

 

共 1 頁,目前在第 1 頁: 第一頁第一頁 上一頁上一頁 [1] 下一頁下一頁 最後頁最後頁